
法制晚报讯 (记者 蒲长廷)全国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在怀柔科学城开建。建成后可以提高气候变化、极端天气、大气污染等预测和预估水平,以更好地满足气候、环境变异的预测和防灾减灾的需求,更科学、有效地制定国家有关规划。
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发改委获悉,全国首个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“落户”怀柔科学城。建成后,将获得高精度的计算数据,可以作为谈判依据,提升我国在气候与环境领域的国际话语权。
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,人类对大气、海洋、地质和生态等各个分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,并且越来越倾向于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。但地球系统极其庞大和复杂,传统的理论和观测实验方法局限性太大,远不能满足整体研究的要求,只有将理论模式和大规模计算结合的数值模拟才有可能,这就是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”的核心内容。
据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由数值模式、数据库和资料同化、专用的超级计算机软硬件三大部分组成。
该项目是当今世界公认最为重要的地球系统研究工具,不仅实现相关研究的科研力量与计算能力的整合,可以更详细地预测地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,还能集成海量的模拟数据,产生全球和我国周边详尽的“地球数据库”。
据了解,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建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,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,软、硬件指标相适应,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与美国、日本和欧洲并列位于世界前列的“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”,使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上实现跨越性发展,关键能力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
项目建成后,将可预测长期气候变化、大气严重污染。“我国地形环境复杂,天气、气候、环境灾害频发,通过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平台,将实现对地球系统复杂过程在中尺度分辨率下的定量描述与模拟,深化对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与演变规律的认识,为全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等预测建立科学基础。”该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建成后,可以提高气候变化、极端天气、大气污染等预测和预估水平,以更好地满足气候、环境变异的预测和防灾减灾的需求,更科学、有效地制定国家有关规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