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说】6月23日,在北京大兴区体育中心,状似“帐篷”的北京首个气膜版“火眼”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启用。这些实验室具有可移动、自动化、大通量的特点,将为北京检测工作助力。
【解说】记者看到,每组实验室共有三个“帐篷”,三个“帐篷”按照功能,设置有样本接收区、试剂准备区、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区等等。样本会在第一个气膜仓进行灭活、数据录入;接下来第二个气膜仓会进行核酸提取的工作;最后一个仓则会进行最后的检测。每24小时,大兴的“火眼”实验室能够出具3万份检测报告,这一速度有赖于自动化的核酸提取技术。
【同期】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 刘心
在我们的第二个仓的核酸提取里面,就用到了我们国产的自动化提取设备,这个国产的自动化提取设备,它其实是一个我们叫做移液工作站,通过机械臂来操作整个的实验过程,能够比较快速、比较多地来处理我们的这些样本。如果传统一点的小的这种提取设备,它大概就十几个样本同时做提取,我们这个可以一次做192个样本的提取。
【解说】刘心告诉记者,气膜版实验室和传统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一样,都是严格按照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设计,在安全性和工作环境方面不逊于传统实验室。
【同期】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 刘心
我们的实验室在各个不同的实验分区之间,它是通过传递窗来传递我们的这些物品,传递窗单向开启,能够保证各个实验区域之间相互独立,不会造成相互之间的影响。里面的这个温度是可以有保证的,就是它不会特别闷热,可以装空调。
【解说】刘心说,大兴区气膜版实验室的建设只花费了3天时间,相比传统实验室,气膜版实验室更适宜疫情当前,检测压力较大的情况。
【同期】华大集团北区首席代表 刘心
在我们应急的这种场合下面,我能够快速搭建,而且它的这种空间富足,能够真正做到我们更大的通量。
【解说】刘心介绍,目前,北京西城区也在建设同样的气膜版核酸检测实验室,近期就会启用,进一步增强北京核酸检测能力。
温孟馨 北京报道